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刘封,但当下曹操一家独大,孙吴两家合力方能抵住曹操,倘若主公杀了刘封,孙刘必然决裂,到时候曹操趁我两家相争,再从中渔利,逐一吞灭,到时候就什么都晚了。”
“可这口气,孤咽不下……”
“主公,子敬说的有理!”周瑜努力的缓和了自己的情绪:“然,要杀刘封未必我们动手!”
“公瑾可有何计?”
周瑜仔细想了想,说道:
“主公,现在刘封陷落许昌,被曹操所用!然而其毕竟是刘备义子,曹操对其定然既是喜欢又防备!我们只须差一舌辩之事出使许昌,对曹操晓之利害,劝其杀了刘封。如此一来,曹操必与刘备中下血海深仇,待曹刘两家兵戎相见,我东吴再从中渔利,到时候便大事可期也!”
孙权心头一震:“好,可差何人?”
“华歆可为使臣!”
孙权点点头,当即命人叫来华歆,一番叮嘱之后,让其去许昌游说。
故而,在曹操举行铜雀台大宴时,华歆刚出使到许昌。
而此时此刻,众文人墨客纷纷“交卷”,曹操命人一一朗诵,大多都是赞颂丞相劳苦功高,周公吐脯的赞美文章,更有暗示曹操功盖寰宇,可以荣升大宝的试探性文章,当然也有与铜雀台无关,只赞颂大汉的文章。
昭姬夫人的诗也是感激丞相和刘封公子救其母子出胡的事迹,诗中描述了其在胡地的悲惨遭遇,又描述了出胡之日的心中的喜悦。
感人至深,心怀崇敬,在所有人的心里,这都是一篇没有差评的佳作。
这再往后诵读,最令人震惊的,当属曹植的《铜雀台赋》,而这其中最后几句:
同天地之规量兮, 齐日月之辉光。永贵尊而无极兮, 等君寿于东皇。御龙旗以遨游兮, 回鸾驾而周章。恩化及乎四海兮, 嘉物阜而民康。愿斯台之永固兮, 乐终古而未央!
……
歌颂曹操的功劳与日月同辉,堪比做东皇太一般无限的寿命,甚至隐隐的把汉献帝比做龙旗,他曹操乘天子才能坐的銮驾周游四海,施恩于万民。
这虽然没直接说曹操荣升大宝,但其中的意思已经昭然若揭。
一半的文士大声叫好,三分之一的文士沉默不语,还有部分文人摇头叹息。
但每个人心中都不得不承认,此篇赋单从文采上来说,堪称神作。
便是所有歌颂大汉的文章加在一起,也压不过曹植写一篇美赋。
曹操很满意,他环视台下,观察着每个人的反应。
这时候,读到刘封的文章了。
当读到“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”时,曹植微微撇嘴,似有不屑。
是啊,人家歌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